一、園區電子巡更解決方案背景
在當今園區管理中,安全保障至關重要。傳統巡更方式弊端日益凸顯,如易出現漏檢、假檢現象,信息反饋不及時,難以滿足園區對高效、精準安全管理的要求。百實科技園區電子巡更系統應運而生,利用先進技術手段,實現對巡更過程的全面監控與管理,有效提升園區安全水平。
二、需求分析
1、精準定位與路線規劃:園區面積大、區域復雜,需系統能精準定位巡更人員位置,規劃最優巡更路線,確保無死角巡邏。
2、實時監控與異常報警:管理人員可實時監控巡更進度,當出現巡更人員未按時到達指定點位、長時間停留或發現異常情況時,系統能及時發出報警。
3、數據記錄與分析:詳細記錄巡更時間、地點、人員及相關事件信息,對巡更數據進行分析,為后續管理決策提供依據。
4、便捷操作與高效協同:巡更設備操作簡單,能與其他園區管理系統(如安防系統、設備管理系統)有效協同,提高整體管理效率。
三、系統架構
1、感知層:包括巡更終端設備(如巡更棒、手機APP)、定位基站、二維碼/電子標簽等。巡更人員通過巡更終端設備讀取二維碼或電子標簽信息,定位基站實時獲取巡更人員位置信息。
2、傳輸層:利用園區現有網絡基礎設施,將感知層采集到的數據傳輸至平臺層。
3、平臺層:電子巡更管理平臺,負責數據存儲、處理、分析及業務邏輯管理。具備用戶管理、權限管理、巡更任務管理、數據分析報表等功能模塊。
4、應用層:為管理人員和巡更人員提供操作界面,包括PC端管理平臺和移動端APP。管理人員可通過PC端進行系統配置、任務下達、監控管理等操作;巡更人員通過移動端APP接收任務、執行巡更、上報異常等。
四、功能模塊
1、巡更任務管理
任務創建與分配:管理人員根據園區實際情況,創建巡更任務,包括巡更路線、時間間隔、巡更人員安排等,并將任務分配至相應巡更人員。
任務提醒:系統提前向巡更人員發送任務提醒,確保按時執行巡更任務。
2、實時定位與軌跡跟蹤
精準定位:通過GPS、北斗等定位技術及室內定位技術(如 iBeacon 藍牙定位),實時獲取巡更人員位置,精度可達米級。
軌跡跟蹤:記錄巡更人員實時行動軌跡,管理人員可在管理平臺上查看,確保巡更人員按規定路線巡邏。
3、異常報警與處理
多種報警類型:支持漏檢報警(巡更人員未按時到達巡更點)、滯留報警(巡更人員在某點位停留時間過長)、緊急報警(巡更人員遇到危險或發現重大異常情況)等。
報警通知:系統將報警信息通過短信、APP 推送等方式及時通知相關管理人員,同時在管理平臺上突出顯示報警位置及相關信息。
異常處理流程:巡更人員發現異常后,可通過APP拍照、文字描述等方式上報,管理人員在平臺上接收并處理異常,跟蹤處理進度,形成閉環管理。
4、數據記錄與統計分析
數據記錄:詳細記錄巡更時間、地點、人員、事件(正常或異常)等信息,存儲至數據庫,確保數據完整性和可追溯性。
統計報表:自動生成各類統計報表,如巡更完成率報表、異常事件統計報表、巡更人員工作績效報表等,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持。
數據分析:通過對巡更數據的深入分析,挖掘潛在安全隱患和管理問題,如頻繁出現異常的區域、時間段等,以便針對性地調整巡更策略和加強管理。
5、用戶與權限管理
用戶管理:對系統用戶進行統一管理,包括添加、刪除、修改用戶信息,設置用戶角色(如管理員、巡更人員、主管等)。
權限管理:根據用戶角色分配不同操作權限,確保系統數據安全和操作規范。例如,管理員擁有系統所有權限,巡更人員僅能進行巡更任務相關操作,主管可查看和處理管轄區域內的巡更數據及異常情況。
6、與其他系統集成
安防系統集成:與園區監控系統集成,當巡更人員發現異常時,可快速調取相關區域監控視頻,輔助判斷和處理;與門禁系統集成,可獲取巡更人員進出園區及各區域的記錄,進一步完善巡更管理。
設備管理系統集成:將設備巡檢納入電子巡更系統,巡更人員在巡更過程中可同時對設備進行檢查,發現設備故障及時上報至設備管理系統,實現設備維護與巡更工作的協同。
五、硬件設備選型
1、巡更終端設備
巡更棒:選擇具有堅固耐用、防水防塵、續航能力強等特點的巡更棒。支持二維碼掃描、NFC讀取、GPS定位等功能,存儲容量大,能滿足大量巡更數據存儲需求。
手機APP:開發適用于安卓和iOS系統的手機APP,利用手機內置的GPS、攝像頭、NFC等功能實現巡更操作。APP 界面簡潔易用,操作流暢,與管理平臺實時同步數據。
2、定位基站
室外定位基站:采用高精度 GPS/北斗定位基站,覆蓋園區室外區域,確保巡更人員在室外能獲得精準定位。
室內定位基站:在園區室內區域(如辦公樓、倉庫等)部署iBeacon藍牙定位基站,實現室內精準定位。藍牙定位基站具有功耗低、安裝方便、定位精度較高等優點。
3、二維碼 / 電子標簽
二維碼:采用防水、耐磨、耐高溫的二維碼貼紙,粘貼在巡更點位置。二維碼包含巡更點編號、位置信息、巡檢內容等相關信息,巡更人員通過巡更終端設備掃描二維碼完成巡更打卡。
電子標簽(RFID):在一些對安全性要求較高或環境復雜(如金屬環境)的巡更點,可使用RFID電子標簽。RFID標簽具有識別速度快、穿透性強、可重復使用等特點,配合RFID讀取器使用,實現巡更信息采集。
六、實施部署計劃
1、項目準備階段
成立項目實施小組,明確小組成員職責分工。
對園區進行詳細調研,了解園區布局、巡更需求、現有網絡基礎設施等情況,制定詳細的項目實施方案。
完成系統硬件設備采購、軟件定制開發(如有需要)及相關測試工作。
2、系統安裝部署階段
按照設計方案,在園區內安裝定位基站、二維碼 / 電子標簽等硬件設備。
部署電子巡更管理平臺服務器,安裝相關軟件,進行系統配置和初始化設置。
對巡更終端設備(巡更棒、手機 APP)進行配置和調試,確保與管理平臺正常通信。
3、系統測試階段
進行系統功能測試,包括巡更任務管理、實時定位、異常報警、數據記錄與統計分析等功能,確保系統各項功能滿足設計要求。
進行系統性能測試,包括系統穩定性、數據傳輸速度、并發處理能力等,對測試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優化和改進。
組織模擬演練,讓巡更人員和管理人員熟悉系統操作流程和應急處理機制。
4、系統上線與培訓階段
完成系統測試并確認無誤后,正式上線電子巡更系統。
對巡更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系統操作培訓,包括 PC 端管理平臺和移動端 APP 的使用方法、巡更任務執行流程、異常情況處理等內容,確保相關人員熟練掌握系統操作。
在系統上線初期,安排專人進行技術支持和維護,及時解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。
5、運行維護階段
建立系統運行維護制度,定期對系統硬件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,確保設備正常運行。
對系統軟件進行定期更新和優化,根據用戶反饋和業務需求變化,及時調整系統功能。
備份系統數據,保障數據安全,防止數據丟失。定期對數據進行清理和歸檔,提高系統運行效率。
七、預期效果
提升園區安全管理水平:通過精準定位、實時監控和異常報警等功能,及時發現和處理安全隱患,有效降低園區安全事故發生率。
提高巡更效率與質量:優化巡更路線規劃,減少巡更人員不必要的行走路程,提高巡更效率;杜絕漏檢、假檢現象,確保巡更工作質量。
實現數據驅動決策:通過對巡更數據的統計分析,為園區安全管理提供數據支持,幫助管理人員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管理策略。
加強協同管理能力:與其他園區管理系統集成,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,提高園區整體管理效率。
通過實施本百實科技園區電子巡更系統解決方案,將為園區打造一個高效、智能、安全的巡更管理體系,為園區的穩定運營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微信
電話
返回頂部